English

哲人的小木屋

2000-07-12 来源:中华读书报 邱景华 我有话说

新版《瓦尔登湖》的扉页,有一张译者徐迟站在梭罗小木屋前的留影。当年梭罗用一把斧头建造的这座简陋的小木屋,随着《瓦尔登湖》在全世界的传播,已引来许许多多不同肤色的读者来此朝圣。

海德格尔的晚年,也居住在故乡黑森林群山之巅的一座小木屋。那里人迹罕至,与世隔绝。海氏常年独自一人,在寂静的林涛声中展开深邃的哲思。但是,海氏归隐小木屋并非自愿。因为他在30年代效忠希特勒,加入纳粹党,二战后声名扫地、遭人唾弃。像他这样原本不甘寂寞的人,退隐小木屋显然是不得已的避罪之举。

相比之下,同样是大哲的维特根斯坦,对于小木屋却有一种出自本性的终生热爱。维氏的父亲是维也纳的钢铁大王,建有豪华的巨宅。但青年时代的维氏,却喜欢到附近森林中一座破旧的樵夫小屋沉思和写作。后来,他到挪威旅游时,被淳朴的人们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于是,他就在挪威西部森林中,自己建造了一座小木屋,在遗世独立的隐居中,他的早期思想有许多是在这里静静地成形。只是由于一战的爆发,他才不得不离开小木屋。1936年,已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教授的维特根斯坦,再次来到挪威的小木屋,构思和写作《哲学研究》。如果不是当时欧洲政局的恶化,他一定会在这座小木屋长期住下去。后来,他又到爱尔兰西海岸一个荒凉的小屋居住,在大海的涛声中孤独地冥想。

终其一生,维特根斯坦可以说是西方大师中最具古希腊哲人赤脚思辨的本色。他自愿放弃钢铁巨头父亲留给他的巨额遗产(他本可以成为欧洲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也不喜欢剑桥名教授的显赫名望。当他的《逻辑哲学论》名震欧洲时,他却自愿到奥地利的穷乡僻壤当一名小学教师,历时六年。后来又到一家修道院当园丁。维氏的特立独行在于:自愿选择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而把整个生命都投入心爱的哲学研究。正如他所言:“天才并不比其他任何人有更多的光——但是他有一个能聚集至燃点的特殊透镜。”

这个“特殊透镜”就是不断放弃俗人为之奋斗终身的财富、名望、享乐……,聚集和强化全部的心智,从事影响人类文化进程的精神创造。真正的哲人,就是悟透了世俗生活的虚幻。然而,从俗人走向哲人的道路是多么遥远。在我们俗人的眼里,维氏的一生无疑是苦行僧的角色。然而,他在临终时却说:“告诉他们,我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人生!”

不同于梭罗的小木屋,维特根斯坦在挪威的小木屋已经倒塌,消失了。但是只要人们解读维氏的著作,这座小木屋会一再出现在想象之中。知心的读者永远无法忘怀:维氏对于远离尘世的小木屋所特有的宁静气息和独处自由的终生渴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